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B.测定盐酸浓度检验C.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D.合成氨并氨的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B.测定盐酸浓度检验C.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D.合成氨并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并检验SO2的漂白性B.测定盐酸浓度检验
C.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D.合成氨并氨的生成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12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实验装置,A是制取CO2的装置,D中装有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来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E
饱和NaOH溶液
 
(2)若无C装置,可能发生的干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并从水中取出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为了比较氯和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并将氯气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下图是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图中A.B.C.D.E.F分别表示玻璃导管或仪器接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流向从左到右。实验前,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符号);D从E处插入烧瓶后,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
(2)写出制备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某学生用含0.4molHCl的浓盐酸和足量MnO2反应制得到的总小于(标况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装置1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色,再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颜色是否褪去?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装置②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
(4)工业上,可用制备漂白粉,请写制备漂白粉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实验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如下:
(1)请在下列操作步骤中填写有关的空格: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             g氢氧化钠固体;
②加水溶解,冷却后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cm处;
⑤改用               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⑥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⑦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④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验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B:           
(2)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3)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填“﹥”、“﹤”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