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

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是与硫元素相关的一系列实验,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B试管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______.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______ 性.
(3)试管C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NaH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如果浸NaHCO3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______
(5)如果反应过程中要立即停止反应,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
(1)A中使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通过BC后,由于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气体,不能排放到大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吸收,所以浸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是吸收二氧化硫的作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
(2)二氧化硫通过盛品红的B试管,红色褪去,说明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与品红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会恢复红色;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反应2H2S+SO2=3S↓+2H2O,反应中二氧化硫做氧化剂,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氧化;
(3)试管C口部的棉团浸NaHCO3溶液,是利用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吸收污染气体,防止污染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SO2=NaHSO3+CO2 (或2NaHCO3+SO2=Na2SO3+2CO2↑+H2O)
故答案为: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NaHCO3+SO2=NaHSO3+CO2 (或2NaHCO3+SO2=Na2SO3+2CO2↑+H2O);
(4)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通入的气体需要满足把二氧化硫转化为盐或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如碱性气体NH3、做氧化剂的气体如Cl2、O2、O3、NO2、Cl2O等,要求填二种化合物和二种单质的化学式;故答案为:NH3 NO2 Cl2 O2
(5)当铜丝脱离硫酸溶液时反应即可停止,可将抽动铜丝到液面上,故答案为:抽动铜丝到液面上.
举一反三
(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微溶于水,溶解度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
(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______.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
(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
(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加热1-丁醇、溴化钠和浓H2SO4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时,还会有烯、醚等副产物生成.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蒸馏,分离得到1-溴丁烷,已知相关有机物的性质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熔点/℃ 沸点/℃
 1-丁醇-89.53 117.25
 1-溴丁烷-112.4 101.6
 丁醚-95.3 142.4
 1-丁烯-185.3-6.5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
A中装试剂______,B中装试剂______,C中装试剂______.C中实验现象为_____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中装试剂______,C中现象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该实验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______.
(3)如果C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______(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魔方格
某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Na+、Fe2+、Cl-、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数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得溶液呈强酸性;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有沉淀生成;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加足量BaCl2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在溶液中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七种离子中肯定含有NH4+、Fe2+、Cl-三种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4包无标签的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NH4Cl、NH4NO3、(NH42CO3和(NH42SO4 4种物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实验室自行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完成鉴别上述4种白色固体的实验任务,并希望在实验后同学们进行交流、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
(1)甲同学为鉴别4种物质,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并填写了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完善下面的实验报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解释及结论
①各取少量样品于A、B、C、D 4支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浓溶液,加热.4支试管中均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4支试管中的样品都含有______离子.
②向4支试管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试管A、B中产生白色沉淀,C、D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
③继续向试管A、B中分别加入足量盐酸.试管A中沉淀溶解且产生无色气体;B中无明显变化.试管A中原样品为______,
试管B中原样品为______.
④继续向试管C、D中分别加入足量硝酸酸化,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试管C、D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鉴别试管C、D中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