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可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钉表面被钝化
(2)①d;②66.7%
(3)检验SO2是否除尽
(4)
(5)c
(6)D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
(7)否,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D或E的差量(或:可,用分析天平称量D或E的差量)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分散系时,对氢氧化铁胶体产生了兴趣:为什么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混合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而把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到沸水中却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胶体且外观上和溶液没有区别?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比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要小,同样是氢氧化铁,为什么胶体中不能聚集成更大的粒子而沉淀呢?带着疑问,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
(1)I组用普通滤纸分别对氢氧化铁浊液和氢氧化铁胶体进行了过滤实验,结果发现浊液过滤器的滤纸上留有红棕色固体,而胶体过滤器的滤纸上没有固体留下。由此,I组同学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组取氢氧化铁胶体于烧杯中,插上电极,接通直流电源,想实验看胶体是否和电解质溶液一样具有导电性。结果却意外的发现,氢氧化铁胶体的红褐色在接电源负极一极明显加深,而接电源正极一极却明显变浅了。由此II组同学得出初步结论: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可能是带______________粒子。进一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使氢氧化铁胶体不容易聚集而沉淀。
(3)辅导老师根据II组得出的结论,又做了一个实验:往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加一种溶液,结果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老师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2mol/L 溶液 B.2mol/L NaOH溶液 C.2mol/L 溶液 D.硅酸胶体
先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辅导老师根据II组得出的结论,又做了一个实验:往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加HI溶液。观察现象为:开始时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最后溶液颜色加深。
完成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请推测HI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配制银氨溶液:在一定量AgNO3溶液,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B.在检验醛基配制Cu(OH)2悬浊液时: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E.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F.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G.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
H.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必须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
题型:011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1)四种制取Cu2O的方法
(a)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备Cu2O;
(b)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制备Cu2O;
(c)电解法制备Cu2O。原理如上图所示,则阳极电极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d)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制得的Cu2O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①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0 mol水蒸气,发生反应:
2H2O(g)2H2(g)+O2(g) △H=+484 kJ/mol 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
前20min的反应速率v(H2O) =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达平衡时,至少需要吸收的光能为___________kJ。
②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Cu2O在某相同条件下分别对水催化分解,产生氢气的体积V(H2)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c、d方法制得的Cu2O催化效率相对较高
B.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C.催化效果与Cu2O颗粒的粗细、表面活性等有关
D.Cu2O催化水分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题型:011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应用化学反应需要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限度和速率。
(1)773K、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过程中 能量变化如下图。曲线Ⅱ表示使用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若投入amol CO、2amol H2,平衡时能生成0.1a mol CH3OH,反应就具工业应用价值。
① 若按上述投料比使该反应具有工业应用价值,CO的平衡转化率最小为______________; 
②在容器容积不变的前提下,欲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答两项即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下列与催化剂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使反应CO(g)+2H2(g)CH3OH(g) ΔH>-91 kJ·mol-1  
b.使用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K
(2)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我国学者提出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方案,装置如下图I所示。
①Fe电极作__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
②Ni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HNO3发生的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① KMnO4、Na2CO3、CuO、KI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②欲用上图II装置通过测定气体生成量测算硝酸被还原的速率,当反应物的浓度、用量及其他影响速率的条件确定之后,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算反应速率。

题型:011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