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

如下图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如下图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的(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气体。利用该气体进行实验:
(1)如果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只有烷烃 B.烷烃与烯烃的混合物 C.只有烯烃 D.全为烯烃但不是纯净物
答案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红色褪去)
(3)B
举一反三
现有铝片、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盐酸、稀硝酸、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依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能够充分说明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铝、铁金属单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将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水反应,有气泡放出,将所得的浓溶液分成四份,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试回答: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D两个实验,回答D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考虑,回答A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填仪器或某部位的代号)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乙醇氧化产物时F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填空回答:
某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生成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
(2)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 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A中的溶液将由无色变为_________色。
(4)实验中,该同学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 H2SO4溶液(浓)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还会有一定量H2SO4的剩余,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A.为什么会有一定量H2SO4的剩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验证反应停止后的烧瓶中确有剩余的H2SO4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银粉 d.Na2CO3粉末
C.为测定所余的H2SO4物质的量,取出了剩余的铜片,洗涤、干燥后称量为mg,则可通过计算得到:
剩余的H2SO4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mol。
(5)若将16g铜与50mL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定值的浓硫酸反应,铜完全溶解。请回答:
① 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②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
③ 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滴加VmL a mol/L 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mol/L。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溴和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气密性,然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某溶液适量,小试管中加入CCl4,并将右边的长导管口浸入CCl4液面下。
③将装置A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锥形瓶中小试管内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外的液体是(填名称)
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