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像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故。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引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根据过去的经验,坐在龙椅上的人物虽以道德为号召,要不是以出卖旁人为习惯的老手,就是一个被人愚弄终身的小儿,要不是有了这些原因,1911年的革命不可能如是侥幸成功。”
“……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八十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据钱穆所说,在政治制度上,宋之于唐基本没有变动,有变动的也是迫于时代。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5)材料三中旧体制“已拆卸”是指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什么?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什么社会现象? (3分)
答案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任答2点2分)。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
(2)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5分)以下两种观点供参考:观点一:钱穆的观点是正确的。宋之于唐没什么变动,理由: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在宋代基本保留,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没什么突破。宋的变化也是迫于时代,理由: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迫使宋加强中央集权;汉代以来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迫使宋分割宰相的权利。观点二:钱穆的观点是片面的。宋之于唐有很大的变动,理由:加强了中央集权,如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组建禁军。政治上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等;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发展。
(3)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4分)
(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4分)
(5)旧体制“已拆卸”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军阀割据。(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应该将秦汉时期和唐朝时有关政治制度的史实回忆并迁移过来。一提到政治制度,首先应想到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汉是其建立时期,唐代则是其不断完善阶段,相关事实有秦汉时期的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评论题,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首先,回答时要亮明自己的观点:考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正确,即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没什么变动;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错误,既要表述为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变动。然后要结合两个时期的相关史实,以史实为论据,论证自己所提的观点,要做到自圆其说才可以。
(3)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即君主专制的。这一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用明清时期的史实来论证当时是君主专制制度,考生只需要把明清时期有关君主专制的史实迁移过来即可。明朝时是废丞相、设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清朝时是增设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这一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结合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史实,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其演变的趋势:一方面,是君权与相权关系不断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
(5)旧体制“已拆卸”:结合“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思考可以知道旧体制是指辛亥革命前的君主专制政体,而旧体制已拆卸则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应该是辛亥革命所设想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现象:由“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可以得出答案。
举一反三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
——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6分)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4分)
(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4分)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4分)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8月22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4分)
材料二 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分)
材料三 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6分)
材料四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4)怎样理解材料四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近代以不同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围绕这个主题,同学们分组进行探究。
探究一: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历史学家张传玺认为:“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1)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说明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8分)
探究二: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康有为和陈独秀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吕思勉先生曾把中国古代分为三个阶段: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他的划分依据是(  )
A.五大社会形态理论B.社会组织形式C.社会经济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