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

《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旧唐书》记载: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要破格提拔前代理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属官)韦弘最、薛存庆封还诏书。穆宗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之所以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刘士泾的制书才得以颁布执行。这段材料说明唐代门下省:
①具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       ②对皇帝诏书具有否决权
③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   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材料中提到唐代皇帝要破格提拔某位官员,其诏书遭到门下省官员的驳回,皇帝只好再向门下省官员解释破格提拔刘士泾的理由,诏书才得以通过执行。这首先说明门下省有封还皇帝诏书的权力,这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因此①④都对。但毕竟唐朝是封建王朝,实行的是皇帝制度,最终结果表明,只要皇帝坚持,一般还是会颁布执行,门下省对皇帝诏书没有否决权,且最终事情还是取决于皇帝,②错③对。答案为B。
举一反三
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B.中书省
C.行中书省D.宣慰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三国
两晋
隋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4郡50县
5郡70县
7郡43县
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4郡51县
6郡58县
7郡19县
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1郡9县
2郡14县
1郡5县
5州28县
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     
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法,以八股制义取士,实不足据。况有司故事奉行,士子以腐烂时文互相弋取功名以去,此人才所以日下也。
—— 林寿彝《射鹰楼诗话》
道光帝1841年上谕道:“近来士习未醇,往往怀挟入场,冀图抄袭。本科会试,经王大臣搜出十余名之多。”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023
材料二 (1841年两广总督祁埙上疏)须就武备开取士之途……微寓变通考选之制。如文试第三场策问五道,请定五门发题:曰博通史鉴,曰精熟韬钤,曰制器远算,曰洞知阴阳占候,曰熟谙舆图情形……若兵书上祥(详)水战之阵法,图志则通外域之夷情,并足裕远谟而操胜
——《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42
材料三 各省学臣于岁(注:1888年)科试时,生监中有报考算学者……赴总理衙门,试以格物、测算、及机器制造、水陆军法、船炮水雷、或公法条约、各国史事诸题,择其明通者,录送顺天乡试……与通场士子一同试以诗、文、策论……此项人员若于会试中试后,得用享职
——《醇亲王奕譞等奏折》
材料四 (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
(1)材料一反映清中期科举制度存在着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中祁埙的科举改革建议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体现了什么样的改革宗旨?(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清中后期科举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14分)
(4)综上所答,说明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的关系。(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当代学者评论道:它“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所握权力大而不专,七百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巨。”这里的“它”指
A.郡B.封国
C.行省D.内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人科举范围,但算学科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学科考试停止了。算学科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A.科技发展的停滞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