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3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答案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7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 ;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3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由“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可知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为官,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由材料中“能破朋党之私”、“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可知科举制的进步性,即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通过考试选拔,能有效地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官吏的来源。
第(2)问,由材料中““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可知考试内容是文学和儒家的伦理纲常,在思想方面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政治方面,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集权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由“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体现了科举制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可以从人才流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归纳,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举一反三
据《辽史•刑法志》载: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制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这反映了契丹统治者
A.保持契丹的民族风格B.实行蕃汉分治政策
C.接受汉族的成文法令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官员不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宋朝的通判D.宋朝的转运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书》记载炀帝“诏发河北[黄河以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此处开的渠应该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会通渠D.邗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②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③兴建了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④实行赋役苛重的暴政,引发人民反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制度中,在唐太宗时期得到发展的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募兵制        ③两税法     ④科举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