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

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钱穆先生认为,元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准高出春秋时代百倍,但政治上却是倒退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 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在一星期的三天中,都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并且监视附近各桥梁的守卫是否尽忠职守,如有失职,则严惩不怠。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 (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杭州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6分)
(3)据材料三,你是否认同钱穆对行省制度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答案
(1)古都,是文化中心;前朝文人相对集中;元代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经济重心南移(8分)
(2)打破市坊界限;(2分)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任2点4分)
(3)答案一:认同(1分):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2分);地方缺乏自主性。(2分)
答案二:不认同(1分):加强中央集权(2分);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并回答问题: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卫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唐朝、北宋、明朝统治者为了防止相权过重的威胁,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方式和结果如何?(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汉朝对秦朝“有所损益”的措施是 
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②设立中朝  
③实行刺史制  
④实行皇帝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刘辅传》中提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由此可见,中朝
A.创立于东汉B.长官亦为宰相
C.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D.参与政事的执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使三省首长职责模糊
C.降低了行政效率D.提高了办事效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晋书·段灼传》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这种选官用人的制度其最大的弊端在于
A.选官用人的标准不明确B.公卿贵族把持选官权,任人唯亲
C.人才评级的设置不合理D.选拔人才的效率低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