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人人都有平等的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                  
——节选自1787年美国宪法及修正案
材料三  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自由太过,则成为无政府;秩序太过,则成为专制。数千年的政治变更,不外乎这两个力量的冲动。(中国古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间的一种最良善之调和法……(美国)国会有了弹劾权,那些狡猾的议员往往行使弹劾权来压制政府,弄到政府动辄得咎。
在美国各州,有许多官吏是由民选而来。……(但)必有若干财产才有选举权,没有财产的就没有选举权;且选举亦可能作弊;而对于被选的人,(选民)亦没有方法知道谁是适当。……我们中国帝制时代有个方法:采用考试来选官。考试是个很好的制度,在共和时代亦不可少。
——节选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四 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社会的审计权……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
——节选自林炯如、傅绍昌、虞宝棠《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政治自由”的含义。(3分)为此他对国家权力的构建提出了怎样的设想?(3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内在联系。(2分)并概括其主要内容。(9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及的中国帝国时代的选官制度的理解。(8分)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民主宪政提出了怎样的设想(6分)?并分析孙中山进行这种设计的原因(6分)
答案
(1)含义:保障个人安全,人人平等。(3分)设想: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是孟德斯鸠思想的体现。(2分)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员权力受到限制;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国会、总统和法院。(9分)
(3)隋唐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强手里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服务的(8分)
(4)设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监察权(或弹劾权)与立法权分立;考试权(或选官权)与行政权分立。(6分)
原因:西方的民主政治存在着弊端(国会有弹劾权,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选举权有财产限制,且无法避免舞弊现象,选官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中国古代采用考试来选官,是个很好的制度,在共和时代亦不可少。(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对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B.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有机的结合起来D.使得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优胜劣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子语类》云:“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本朝”这些措施实施的消极影响是:
A.皇帝得以大全总揽,中央集权加强B.导致地方严重的“积贫积弱”
C.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威胁到皇权D.不利于各行省之间密切交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时期,哪些地方受中央直接管理?
①河北 ②河南  ③山西  ④山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照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
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自明朝晚期,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中秋前后,骰子声四起,“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这种地方文化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的
A.等级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科举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