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

(20分)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二  1832 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 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三 对美国《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期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5月10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这是在中国最早全文介绍美国《独立宣言》。……1911年11月21日,由上海一些革命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1912年1月11日,《民国报》再次发表《北美合众国宣告独立檄文》。      
——摘自《北方论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改造中国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并联系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8分)                                                          
(3)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材料三种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4分)
答案

(1)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和政治上的不成熟;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没有用资产阶级思想彻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根深蒂固。(4分)
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创造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4分)
(2)变化: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1836年开始宪章运动广大人民获得普选权(4分)
影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使英国资本主义进入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4分)
(3)原因:①国情相似:曾受到西方列强殖民压迫;②任务相似:面临着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任务。(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的意思的学习外国的制度必须与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因此第一小问原因可以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分析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具体国情不相符合的表现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抓住提干时间光荣革命到19世纪中期,结合这一时期如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改革、宪章运动等史实来分析议会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影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可归纳出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使英国资本主义进入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
(3)原因可以结合美国独立的背景与20世纪早期的中国面临的形式从共性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国情相似和任务相似,即都曾受到西方列强殖民压迫,都面临着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任务。
举一反三
《明史·职官一》记载:明代内阁的职权为“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其中,“献”是大学士根据皇帝的咨询,发表意见,“替否”是指大学士对皇帝所采取的意见措施持不同观点。以上材料说明了:
A.明代内阁大学士都是皇帝及太子的老师B.明代内阁首辅就是宰相
C.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D.明代内阁权力大于皇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是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正确估计支配人类心灵的对权力的迷恋及滥用权力的癖好”,提出“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止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实验中显示出来”。
——华盛顿
材料三  这一年(1796年),中国的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自己整整做了61年皇帝。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英国国王的地位有何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与中国皇帝产生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与英国相比,美国在政治体制上作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
A.皇权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 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 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 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