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尺道是连续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五尺道是连续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

题型:0111 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尺道是连续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派常安继续修筑这条道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来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方修筑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秦国(朝)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经营状况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唐太宗在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在清代众多的皇帝中,康熙皇帝是口碑最好的。同时,他也是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奠基人。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及清朝民族政策的进步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用哪些标准来评价中国古代帝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郡县,纳入秦朝版图;修驿道,构筑交通网络;修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发展生产。促进西南地区开发,加强中原与这一地区的经济联系;利于信息传递与政令畅通,保证这一地区的政治控制与有效管理;密切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对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观念:农本。措施: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
(3)政策:乱则声讨,治则抚绥。进步性:巩固了清朝的统一;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标准:是否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否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化的进步。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发展
②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的交流
③把大篆作为标准字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④派兵攻打越族,延缓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     ]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     ]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行郡县制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     ]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1) 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盖赢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柳治徵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撰《明史》,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朽的巨著编撰了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5020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1799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 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3)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产生不同文化政策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和拿破仑当政时为维护国家统一各自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