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主要是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发展为政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

世界历史主要是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发展为政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世界历史主要是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孤立分散发展为政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他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又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政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摘编自《世界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史实,并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6分)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是怎样促成“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的。(8分)
(3)请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6分)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10分)
答案

(1)史实:铁犁和牛耕的使用推广。影响: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2)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交融;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扩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冷战”或两大阵营的对峙。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砚南京条约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交方式: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入WTO。
解析

试题分析:(1)要紧扣该问题的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铁犁和牛耕的推广;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明确该内涵后即可归纳出铁犁牛耕的重要影响。(2)结合问题中的时间特征“15、16世纪”,可以联想推动世界历史走向联合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推行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程主要表现为结束各地的分裂状态,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3)结合材料中“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含义,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进入高级,“冷战”不利于东西方国家的横向交流。(4)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中国近代“闭关锁国”政策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方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的活动实践中,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入WTO。
举一反三
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当时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徐来军曾为一工具提供一谜面:“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为(    )
A.翻车B.水排C.曲辕犁D.筒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重农的结果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D.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遗迹遗物为研究古代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物证。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位于河南省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出土大批器物,其中的典型器物有锯齿石镰、条型石铲、陶壶、三足陶钵、筒形罐,还出土了陶塑猪、羊等原始艺术品。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人们的生活面貌。甘肃临夏大何庄遗址发现七座房基,随葬陶罐中还保存着小半罐被火烧焦的粟粒,出土大量石制、骨制、角制工具,还有陶制纺轮56件,并发现铜匕一件。家畜已能鉴别出猪、牛、羊三种。

材料二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稻穗纹陶盆(见右图)……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
结合所学,提炼上述考古发现中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