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D.“工商皆

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D.“工商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D.“工商皆本”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13分)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 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 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 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 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分).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3分)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
①基本特点以丁计税                    ②实行实物地税和劳役相结合
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严格控制
A.①②③④正确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中表格是唐朝时期连续两年的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该表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由于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地方官吏任意增加税额,盘剥劳动人民
C.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D.由于税源扩大,中央赋税收入有所增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特点的是(   )
 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              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封建剥削相对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