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

“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制的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学校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1)据材料一,指出孟都亚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从文化的角度说明其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德国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在18世纪末,大多数德国大学被描绘成主要由卖弄学问的人所占据的机械辩论的场所。
19世纪初,威廉·洪堡等人推行的大学改革成就显著。比如:德国莱比锡大学,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7—19世纪德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变化。(2分)
材料三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同样……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迅速发展教育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
——摘自《近代英国教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向。(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1)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多方面教育并重。(2分)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或教育正在摆脱宗教束缚)。(2分)
(2)17—18世纪德国大学落后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
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2分)
(3)趋向:工业革命后,需要受过教育的工人;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具有文化水平的选民。(4分)
(4)看法: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历史
时期知识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等。(每点2分,答出任意1点得满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理念依据材料一中“在学校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的信息,可归纳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多方面教育并重;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4—16世纪”,联系教材知识来作答即可。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盛行。
(2)变化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17世纪中期,德国大学不再是进步的机构,而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教育机构”可归纳出17—18世纪德国大学落后于社会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的信息概括出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3)依据材料三中“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的信息,结合材料三的时代背景,从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的角度来归纳人才需求的趋向,如工业革命后,需要受过教育的工人,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具有文化水平的选民。
(4)紧扣材料信息,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教育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还可从教育与国家、民族强盛的关系来谈看法。如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举一反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伊拉斯谟考订基督教经典,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维新派代表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对传统文化进行厘清和扬弃
B.为新思想的传播寻求理论基础
C.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
D.弘扬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15至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材料需要再压缩)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
——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4分)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4)“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题型:011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市区的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意大利 [     ]
A.保留了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B.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神学思想观念淡薄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