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攻占巴士底狱图二 《人权

法国革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攻占巴士底狱图二 《人权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来源:
法国革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0117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一 攻占巴士底狱


图二 《人权宣言》


图三 处死路易十六


图四 拿破仑


图五 《自由引导人民》

(1)时代特征: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不断进行斗争,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2)理解: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称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彻底宣告了“旧制度的死亡”。同时宣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核心原则,宣示了新制度的原则,促进法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成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3)拿破仑对外战争(或对意大利的战争)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传播法兰西的革命精神(破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或农奴制),推行《拿破仑法典》等。意大利摆脱了奴役。
(4)思想方面: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冲击旧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政治制度方面: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颁布了宪法,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三位思想家各自的主张,指出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思想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伏尔泰——天赋人权
B、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C、卢梭——人民主权说
D、康德——自由和平等不在法律范围之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人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权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中的“公民”的含义是什么?你对材料二中的“政治自由”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自然的自由”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理解“社会契约”?材料三有哪些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阅读下列组图
图一
题型:0123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Montesquieu(1689——1755)

Voltaire(1694——1778)

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