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各地纪念活动丰富多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年,各地纪念活动丰富多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二 1912年—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 企业名称
| 经营者
| 籍贯
| 面粉、棉纱
| 茂新、福新等公司
|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 江苏无锡
| 酿酒
| 张裕酿酒公司
| 张弼士(本为华侨)
| 广东大埔
| 火柴
| 鸿生火柴公司
| 刘鸿生
| 浙江定海
| 化工
| 永利化学工业公司
| 范旭东
| 湖南湘阴
| 机器制造
| 求新机器制造厂
| 朱志尧
| 上海
|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 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体设想?(2分)结合所学,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4分) |
答案
(1)政体设想:民主共和制。(2分) 措施:政治——颁布《临时约法》(或三权分立或责任内阁制)。经济——奖励实业,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生活——剪辫子;在称呼上,改“大人”为 “先生”;在礼仪上,改跪拜为握手等。(6分) (2)特点: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结构比例失调(6分)影响:思想: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起新文化运动。政治: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实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4分) (3)继承与发展: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朝着小康社会迈进。(4分,3点取2点) |
解析
试题分析:(1)《中华民国国歌》中“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表达了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五色旗象征着五族共和;结合所学可直接找出中华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采取的措施。(2)材料二表哥数据反映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结构比例失调;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思想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起新文化运动;政治上: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实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材料三中文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与发展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二,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生幸福,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朝着小康社会迈进。 点评: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工业结构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新建立的民族工业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附近。②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工业受到很大束缚。 |
举一反三
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和之幸福,实基此日。”下列对“袁世凯全票当选临时大总统”解读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合法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民主程序 ②袁世凯通过贿选和军事进攻,获取选票,当选临时大总统,实为倒行逆施 ③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促成了这一选举结果 ④当时中国各种力量对比的必然结果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族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等同乎?不等同乎?辛亥之功,成乎?败乎?实半成半败也!” ——《申报》1912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毂我蒸民”本应为“毂我蒸国”,你认为其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什么样时代追求?试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依据。 (4)为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事业,先进的中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又进行了那些努力?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意识 | C.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实施“预备立宪”。下列对“预备立宪”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与戊戌变法追求的政体形式相同 | B.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同 | C.反映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背离 | D.是企图消除革命的政治骗局 |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 | 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 C.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 | D.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