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材料二:凌青(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材料二:凌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中国驻联合国前大使,林则徐的后人)在1990年的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和鸦片战争的发生有什么关系?(2分)这一历史事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3分)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4分)
答案
(1)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降低。(3分)
(2)指虎门销烟。(2分)关系:虎门销烟成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2分)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3分)
(3)青少年应该珍爱生命,自觉远离毒品;同时要勇于同吸毒、贩毒犯罪行为作斗争。(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的危害。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是:鸦片如果让它在天下广为流传,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应当从严治理。如果再不把它当回事,那几十年之后,咱们中国就没有能够打仗的兵,更没有军费了。由此可见,鸦片使得当时白银大量外流,军队中士兵吸食鸦片,使得战斗力降低。
(2)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及其意义。从林则徐的后人,以及讲话是在1990年,则150年多年前约在1840年前后,再从“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判断,“光辉的一幕”指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后,英国的鸦片走私受到抵制,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远离毒品。此题属于自由发挥类的题目,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增强自身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不去游戏室、迪厅、网吧、录像厅等不适宜青少年活动的地方,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抵御毒品的能力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举一反三
我们要再现林则徐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场景。最好选择﹙ ﹚
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C.收复新疆D.抗击八国联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其原因是﹙ ﹚
A.签订《南京条约》B.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过程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D.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26日是第17个“国际禁毒日”。近代史上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禁毒运动,显示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李鸿章 C.左宗棠D.张之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