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于1935年11月发表的《抗日救国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均愿与之合作。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要争取国民党和

中共中央于1935年11月发表的《抗日救国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均愿与之合作。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要争取国民党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共中央于1935年11月发表的《抗日救国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均愿与之合作。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要争取国民党和蒋介石合作抗日。导致这一政策变化是因为
A.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B.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为重D.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和内战的政策

答案
C
解析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变化
举一反三
日军侵入辽东半岛后,在下列哪个城市实行了疯狂的大屠杀
A.九连城B.花园口
C.大连D.旅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漫画《奴化教育:鬼话连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B.加强初等教育,普及日语和日本皇民意识
C.提高沦陷区人民文化水平,发展经济
D.宣传其“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谬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事件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胜利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C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赴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侩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认识是什么?抗日战争是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使“环球心折”的?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2,4,6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涉及到哪些主要历史事件?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哪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
(5)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点一是“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