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文,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该语最有可能出自(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蔡元培

“从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文,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该语最有可能出自(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蔡元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文,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该语最有可能出自(  )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蔡元培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材料选择题,材料中的观点明显在于提倡白话文。在教材中,明确了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胡适,所以选B项。
举一反三
主流民意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关于上述调查结果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
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
C.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新的方向
D.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了人民的共同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4日,《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上述认识
①表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巴黎和会有了清醒的认识
②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放弃了向西方学习
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有利于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关注工农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写道:“留在人们记忆里、口碑里的,每逢校庆就会被着意描述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个美丽的梦。”今天人们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其原因有
①当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②是《新青年》最早的创办地点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④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下图刊物,他创办该刊物的直接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开展
B.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他们的相同目的是          (   )
A.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B.全面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确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否定守旧思想推进社会变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