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夷”是对汉族以外民族的蔑称,而“洋”则体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由“夷”到“洋”的态度反映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加深,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变化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渐的深入;C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东西方的和解。
点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中,中国是天朝上国,四周都是蛮夷之地。随着西方侵略的加深,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认为西方并不是未开化之地,而是文明的社会。“以洋代夷”的转变体现了对西方的认识逐渐的客观。
举一反三
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    )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
A.翻译了外国书籍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或背景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了新旧过渡的特点。”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文化的发展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是新旧交替
C.中国文化领域混乱D.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