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请回答: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请回答: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和***
(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3分)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3分)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2分)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2分)  
答案
(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3分)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任写三点得3分)(3分)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主张学习西方,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B.洪仁玕C.郑观应D.康有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新思想中“新”的核心是(   )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时弊
B.编写《海国图志》,介绍海外史地情况
C.批判程朱理学,远离社会现实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格物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B.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
C.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
D.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阅读材料一回答:
(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2分)
(2)裱糊匠指的是哪类人?(2分)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2分)
(3)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阅读材料二回答:
(4)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3分)
(5)根据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战国时期、欧洲的十四五世纪、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