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

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A.先进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当时并未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排除B;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蒙中醒来的也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D。故本题选B,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都市的文明使康有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举一反三
“盖上下交则为泰,不交则为否。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伊古以来,盛衰治乱之机总此矣。况今日中原大局,列国通商势难拒绝,则不得不律之以公法。欲公法之足恃,必先立议院,达民情,而后能张国威,御外侮。”持有这一思想观点的人应是
A.荀子B.李鸿章C.郑观应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凡持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均为改革论的学者,一般认为上述改革的共同点是
A.未能触及政治制度B.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C.均主张“中体西用”D.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该派别应是
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