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把商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1)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3分)三次改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俄、美、中三国在农业方面各自采取了什么政策(7分) (3)材料一二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简要指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和本质不同,(4分) |
答案
俄国:新经济政策(1分) 主要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分) 美国:罗斯福新政(1分) 主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更加严重。(2分) 中国:改革开放(1分) 主要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2分) (2)俄:粮食税(2分) 美: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调整农业结构(3分) 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相同点: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 区别:社会制度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20世纪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为背景材料,第(1)问要求回答三国“改革调整”的事件,这是回答本题的关键、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次改革的原因要分别结合当时各国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2)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的基本的知识,比较简单,可结合教材回答。(3)此题考查的比较难,需要把握二者的不同和相同点,还要找出它们本质上相同的地方。本质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是其社会制度却是完全不同。 点评: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西方国家也是调整的生产关系,但是本质上是维护的资本主义制度,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学生应该懂得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同时要明白改革都是要结合本国的国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苏联虽然号称 “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 ——《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1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苏联、中国改革出现不同结果,对你有何启示?(3分) |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错误的是A.它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政策 | B.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 C.巩固苏维埃政权 |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 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 D.农业集体化 |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武装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等地。到1921年春,农民暴动几乎遍及全国。……据统计,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有一起暴动叫“叉子起义”,农民没有武器,就以叉子作武器,同官兵对抗,这是名副其实的“揭竿而起”。 ——郑异凡《农民的“布列斯特”——列宁是怎样对农民妥协让步的》 材料三 下列是两张1925年的苏联经济统计数据表,表一据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整理,表二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整理。 表一 农村成人年消费量表(单位:公斤)
| 粮食
| 肉
| 糖
| 1919年
| 181
| 16.5
| 0.5
| 1925年
| 229
| 38.7
| 4.6
| 表二 工人工资增长表(1925年9月)
行业
| 比战前提高
| 食品
| 57.6%
| 造纸
| 35.6%
| 纺织
| 23.1%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当时的形势下,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社会出现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表格反映当时苏联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哪一经济政策?该政策起到什么积极作用?(5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苏俄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属于A.战时共产主义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罗斯福新政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