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成立。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实施余粮收集制。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21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
解析
苏联(俄)农业政策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十月革命时的土地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农业政策,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政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抓住这几点为线索,分别答出每种政策的背景、内容、影响,然后再答启示。
举一反三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那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上述主张
20070402

 
(   )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说:“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开始走工业化道路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开始走社会主义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2年有一位苏俄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境内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
A.不加干涉B.联合C.限制D.消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解政府与农民之间矛盾的主要措施是实行(    )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
C.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D.农业集体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D.1985—1991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