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俄(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答案
(1)变化及影响:①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军事胜利,但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③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④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地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地、高速地发展。 |
解析
此题为小专题性质的题目,解答时要弄清时间断限,按政策分类,每点分政策变化、影响两个专次叙述,政策内容可讲得简单一点。回答时,不要忽视十月革命刚建立时新生苏维埃政权宣布的经济政策。得到的启示,应从实事求是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归纳。 |
举一反三
自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分析各个时期实行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
阅读下列经济发展状况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材料二: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与1913年对比:
项目
| 增长幅度(%)
| 工业产量
| 500
| 生产资料生产
| 900
| 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
| 1900
| 机床、汽车、拖拉机、航空、化学工业
| 建立起崭新的工业部门
|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从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说明材料呈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材料一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两国?在相同的打击面前,两国试图摆脱危机的道路为何不同?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联已发生的重大变化,并指出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 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经济体制 | D.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
|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①实行工业化 ②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实施五年计划 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
(2009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封闭的自我陶醉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和“优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上述认识,在他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这种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和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在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