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下面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下面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下面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D.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37分)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诞生。……面对30年代初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局面,凯恩斯主张抛弃西方传统经济理论,改用货币调节的手段来维持经济稳定,同时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解决失业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二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示意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为医治生产停滞,政府降低利率、放宽信贷,却加剧了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又被迫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人为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却又使生产停滞、经济恶化。……1979年4月到1982年12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失业率达到10.8%,失业人口数达到1200万。                                    
——人民版《历史必修2》
材料四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人民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1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结合材料一,说明这—变化的实质。(10分)
(3)与凯恩斯主义相比,材料四中的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提出哪些不同主张,给美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从凯恩斯主义到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主张和影响,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是因为
①社会贫富悬殊加剧 ②整个社会盲目生产、竞争处于无政府状态 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④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使然 ⑤西欧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压制美国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表是四个国家某项数据从1931年到1937年的变化。几位同学讨论该表的含义,以下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各国飞弹生产量的数字B.这是一战后各国裁军的百分比 
C.这是各国发展核能发电厂的数字D.这是以1929年为基准的各国经济发展指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0年,一些美国人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一片片临时住所叫作“胡佛村”,乞讨用的或装破烂的口袋叫“胡佛袋”,抓来充饥的野兔叫“胡佛猪”,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出现这种情景,是由于                  (   )
A.政府的应对加剧了经济危机
B.胡佛的政策引发了通货膨胀
C.胡佛的措施瓦解了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干预经济引发了社会动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发展到最高峰”。宋代法律在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私有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诸多方面,是以前任何朝代难以企及的。……宋代对法律主体的认知有突破性进展,佃户、雇工、人力、女使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仅在契约的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廓户”(相当于现在城镇户口),成为“能为国致财者也”。……由于特定的历史时代的局限,宋代法制的发展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元朝统一后,将奴隶制蓄奴习俗带入中原,奴婢可以买卖,宋代形成的社会成员平等化趋势发生了逆转。同时宋代商品经济被局限在原本的封建经济体系内,商人不是独立的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阶级力量,这成为制约宋代法制进一步发展的经济性因素。
——摘自朱勇《论宋代法制文明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具体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法制“发展到最高峰”的原因及“没能引领中国的法制走向近代化”的决定性因素(8分)。
材料二  1933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于是中国银本位制度确定,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一)钞票发行权收归……。(二)废除银本位制,规定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纳粮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三)实行白银国有。……1936年,中国重要谷物收成的价值达法币56亿元,比1935年增加了几乎45%;工业品总产值为法币122亿元,比1935年增加了11%,资本主义生产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的58.6%,其中民族资本占88%。
——摘自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制的主要原因(3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的影响?(6分)
材料三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由于杜鲁门政府的种种措施,经过两年时间,美国实现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的调整而没有出现动乱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了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摘自《世界当代史》
(3)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分),简述其主要影响?(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法制与社会发展的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