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儒学在中国甚至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经历了古代兴盛、近代衰落、现代复苏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儒学经济思想的部分相关言论:“富与

(26分)儒学在中国甚至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经历了古代兴盛、近代衰落、现代复苏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儒学经济思想的部分相关言论:“富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儒学在中国甚至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经历了古代兴盛、近代衰落、现代复苏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儒学经济思想的部分相关言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农为本,不与农竞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政在节财”;“奢则不孙(通“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材料二:在过去,具有尊孔倾向的人往往将儒学的衰微归罪于“五四”(注:包含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而反孔者们则将其归功于“五四”。这两种认识似都有问题。应该说,儒学在近代逐步衰微,乃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局。
材料三:韩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学的经济主张(不能照抄原文)。(6分)
(2)据材料二并运用史实简要论述,哪些因素导致了儒学在近代的衰落?(9分)
(3)据材料三分析,韩国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阶段中国加强同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8分)
(4)现在随着人们财富的增长,极端利己主义、生态失衡、道德沦丧、食品安全等问题接踵而至。关于复兴儒学对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1)财富观:肯定追求财富的合理性;主张获得财富要光明正大,不损人利己,反对一味追求利益;生产观:重视农业;交换观:经济交换提倡以诚信为本; 消费观:主张个人消费的节俭和国家财政开支的节用。(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财富观”“生产观”“交换观”“消费观”在评分中不做要求,但如有学生能用类似语言进行概括提升且表述准确,每个要点增加1分,本小题最高得6分)
(2)儒学不适应近代政治变革、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衰落的社会根源(3分)
西学传播,学堂兴盛的冲击,(2分)提倡西学必然审视、怀疑甚至否定儒学。(1分)
政治、社会运动的兴起,(2分)必然冲击当时作为封建专制思想基础的儒学。(1分)(学生如答具体史实亦可,洋务运动1分,维新变法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1分,本要点最高3分。)
科举制的废除,(2分)使儒学失掉制度依托。(1分)
帝制的推翻,(2分)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1分)
“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2分)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裁体。(1分)
(本小题每点3分,每个要点知识概括2分,关系说明1分,最高不超过9分。)
(3)影响:丰富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有利条件:临近的地理位置;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同东亚、东南亚国家都深受儒学影响;共同的经济体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4)儒学的财富观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儒学提倡诚信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儒学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激发人们致富后的社会责任感;提倡节俭有利于资源配置过程更趋完善。(3分,任答1点2分,2点3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得出肯定追求财富的合理性;主张获得财富要光明正大,不损人利己,反对一味追求利益; “以农为本,不与农竞业” 得出重视农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得出提倡以诚信为本;“政在节财” “奢则不孙(通“逊”)。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得出主张个人消费的节俭和国家财政开支的节用。。
(2)注意材料二信息“应该说,儒学在近代逐步衰微,乃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局”,结合史实,从近代政治变革(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西学传播,学堂兴盛的冲击,知识分子批判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等角度回答。
(3)注意材料三信息“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回答韩国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对本国产生的影响。再从地理、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形势等角度回答现阶段中国加强同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4)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围绕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回答,如儒学的财富观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儒学提倡诚信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儒学的价值观念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提倡节俭有利于资源配置过程更趋完善等。
举一反三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无为”发展为“有为”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A.收回了领海主权
B.加强了海军建设
C.有利于提高海洋意识与维护海洋权益
D.遏制了列强对我国渔业资源的掠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有望增加至9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A.人治与法治B.“仁政”与道德教育
C.王道与民主政治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屌丝、逆袭、淘宝、秒***、吐槽、卖萌……”这些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信息时代言论自由B.网络影响社会生活
C.汉语词汇亟待规范D.民主思想迅速扩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