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天津“贻来牟”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

(19分)天津“贻来牟”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天津“贻来牟”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材料二:朱清斋在意租界创办了天津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寿星面粉公司。由于资金不足,他与日商三井洋行谈判合作,改名为寿星制粉株式会社。由于处处受日本人挟制,朱清斋异常气愤,但敢怒不敢言,不久因精神错乱而病亡…
材料三:从1915年到1921年,寿星厂发展迅速,经营良好。日产量达4000袋,“桃”牌面粉成为天津名牌产品。1936年,公司年产量高达408万多袋。由于质量高、信誉好,“桃”牌面粉雄踞华北市场。
材料四:抗战结束后,由于战乱频仍,货源无法保证,寿星公司生产时断时续。其时寿星三厂内驻有国民党警察军队,强行占用库房并存入大量军用物资。该部队阎主任监守自盗,而后又放火灭迹,致使寿星三厂全部烧毁,寿星公司元气大伤。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贻来牟”火磨制粉厂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朱氏面粉厂遇到了哪些困难? (2分) 
(3)结合课本分析材料三中朱氏企业发展较好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课本分析寿星公司元气大伤的原因。(6分)
(5)从朱氏面粉厂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答案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①资金问题②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
(3)(1)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农桑、奖励实业的政策,(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3)中国人民掀起的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的有利时机。(4)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战乱频繁;官僚资本压制;国民政府的破坏。
(5)政局稳定,民族独立,制度保障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给我们的时间点是“1878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由于资金不足,他与日商三井洋行谈判合作,改名为寿星制粉株式会社”“由于处处受日本人挟制,朱清斋异常气愤,但敢怒不敢言”中可以看出在创办实业过程中,朱氏面粉厂遇到的困难:资金问题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给我们的时间“从1915年到1921年”正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农桑、奖励实业的政策;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中国人民掀起的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的有利时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况能力。从材料“由于战乱频仍,货源无法保证”“寿星三厂内驻有国民党警察军队,强行占用库房并存入大量军用物资”“该部队阎主任监守自盗,而后又放火灭迹”可以概括出寿星公司元气大伤的原因。
(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材料中反映朱氏企业艰难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政局稳定,民族独立,制度保障。
举一反三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出现在1412年,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苏格兰的大学异军突起,又先后建立了三所大学。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18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已经在阿伯丁大学确定了地位,而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成为主要的医学中心。在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化学、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激发了人们将科学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上去的兴趣,苏格兰的大学顺应时势,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课程,并与制造业建立了联系,这与依然稳坐“象牙塔”中的牛津和剑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1740年开始,格拉斯哥大学的本科生中约有40%来自工人或商人家庭(有些来自英格兰),它的许多毕业生都在工商界获得了成功。 在苏格兰,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进程要比英格兰大学开始得早。格拉斯哥大学在梅尔维尔(AndrewMelville)担任校长期间(1574~1580)就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第一年学习人文学科,第二年学习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第三年学习道德和政治学,第四年学习自然哲学和历史。  1708年爱丁堡大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四年中由同样的教师教授所有科目的做法,到1753年这种做法几乎被所有的大学所采纳。1729年,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授首次用英语取代了拉丁语讲座。这些改革使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独树一帜,连牛津大学都自愧不如。 
——《外国高等教育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格兰大学崛起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兰大学有哪些创新和及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下面关于理学产生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B.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
C.宋代的“重文”政策及科举制的完善D.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