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  1950年代,上海机械厂的产业工人正在听苏联专家讲话。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紧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  1950年代,上海机械厂的产业工人正在听苏联专家讲话。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1950年代,上海机械厂的产业工人正在听苏联专家讲话。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紧张的年代,苏联为中国提供了技术和支持。

图2  1980年代,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给上海工厂颁发许可证,由麦道公司提供飞机部件,在上海组装生产MD—82双发飞机,并交付中国民航总局。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经济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评分提示:信息(2分)+说明(4分)
信息一:从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或者:从引进苏联先进技术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说明: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如:从两火阵营的对峙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多边外交政策,从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到经济快速发展。
信息二:从加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或者: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说明: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
如: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火经济体系并存到经济全球化发展,从学习借鉴苏联模式到改革开放。
如果学生未将两幅图片加以比较提取信息并予以说明的,满分不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信息:图1  1950年代,上海机械厂的产业工人正在听苏联专家讲话...苏联为中国提供了技术和支持;图2  1980年代,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给上海工厂颁发许可证...并交付中国民航总局。不难得出中国从引进苏联先进技术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举一反三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教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
从1983至198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这次回升时间,高于战后前8个经济周期45个月的平均长度。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撒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的相同之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a处:秦朝结束了分裂,实现了思想统一
B.b处: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不正确的是

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
A.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B.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
C.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D.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五年计划”,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l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下表为《1933年—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该表所示的经济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增长指数
100
103.5
105
107.6
A.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因忙于内战,官僚资本暂时放弃了对民族企业的压制
C.国民政府发行大量纸币刺激了内需,扩大了消费
D.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