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查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

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查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查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布洛赫旨在说明
A.否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历史学研究应强调思想的重要性
C.人的心理、思想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D.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要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情况,还要研究人的心理世界,因为历史事实的发生是人们的心理驱动的结果。这说明人的心理、思想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故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否定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BD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思想的问题或者是史学研究客观性的问题,而是分析研究事件本身发生时人们的心理。
点评:史学研究需要关注的方面比较多,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心理问题的研究,还有史料问题、史观问题等。如就史料来说,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举一反三
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4分)
材料二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二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三  1980年***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文选》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6分)
(4)综上,谈谈古今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思想推动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