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

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十年动乱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我们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千万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B.要民主不要集中,防止出现个人崇拜
C.一定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D.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展;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这部宪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6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和目的。(6分)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                                     
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
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成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从殖民统治下取得独立B.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C.形成地域性的政治团体D.形成地域性的经济组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