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A.

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
A.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中国经济开始与国际接轨,意思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在经济发展机制上开始与西方国家接轨,而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的重大历史事件即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三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0年代初向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2年至1978年二十七个成套设备引进建设规模表(部分)
项目
投资(亿元)
设计能力
引进国家
宜昌湖北化肥厂
2.45
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
美国、荷兰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
23.70
乙烯30万吨、高压聚乙烯18万吨、聚丙烯8万吨
日本、西德、美国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20.79
化纤原料10.8万吨、化学纤维5.2万吨
日本、西德
天津大港电厂
4.50
发电机组32千瓦
意大利
武钢1.7米轧机工程
38.9
热轧钢板300万吨、冷轧钢板100万吨,硅钢片7万吨
日本、西德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对自己提炼的主题进行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B.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C.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D.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图一 人民公社好                       图二 联产承包好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记载:“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这一记载说明我国
A.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B.继续坚持农业集体化道路
C.改造了农村的基层政权机关D.正在变革传统的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新中国,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1949-1957年、1957-1978年、1978-1992年、1992-1999年四个阶段全国国有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的变化,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78-1992年应是
A.44%—26%B.26%—53%
C.53%—77%D.77%—4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