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王安石赞同商鞅变法中的哪一做法?(1分)材料二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1分)
(2)材料三中欧阳修指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王安石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怎样的针对性措施?(3分)
(3)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社会转型方面的主要影响。(2分)
答案
(1)实施变法中的取信于民。(1分)均田制。(1分)
(2)问题: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不强,制度混乱。(3分)
措施:通过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增强了财政收入;用保甲法、将兵法等加强
军队力量;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3分)
(3)影响: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封建化进程;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北方
政权的封建化,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迅速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十分尖锐D.东周王室日益衰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投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②商鞅坚毅审慎的改革精神
③变法措施全面,执行有力       
④变法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观察下列三幅图: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2)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3)阅读材料三,其观点是否正确?试分析其原因。(5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上文体现的思想是(   )
A.严刑峻法治国B.肯定社会变革
C.激进功利主义D.主张君主集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