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养之”,即优待和栽培人才;“取之”,即发现、选拔人才;“任之”,即任用人才。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材料三 罗斯福执政时,国内发生了经济危机,闻知中国历史上有一套调节物价的方法,有人介绍说是王荆公的新法。……抗战时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在兰州下飞机,即向国府派去的欢迎官员提起王安石来,深表钦佩之忱。——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的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人才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为什么重视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与罗斯福新政中各有哪些调节物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举资历。
(2)人才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3)为何重视: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而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需要一种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借鉴王安石变法的措施。调节措施:王安石:市易法、均输法。罗斯福:《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业产品价格,农业方面减耕减产,政府补贴,提高价格。
举一反三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和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    [     ]
A.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B.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