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臣等所居即天子之土,臣等所牧即天子之民,安能私有乎?今谨收集版籍(注:“版”是指各藩的领地;“籍”是指领地上的人民)奉上,愿朝廷处置。 ——摘自《萨、长、土、肥四藩主奉还版籍奏文》(明治二年)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摘自《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 (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措施。据材料二,概括废藩置县的过程。(6分) (2)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场改革的共同内容。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这一改革内容在作用上的相似之处。(9分)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摘自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摘编自《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摘编自《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苏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摘自《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9分) |
答案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措施:建立县制。(2分) 过程:实行奉还版籍,任命藩主为知藩事;颁布诏书,废藩置县。(4分) (2)内容:改革地方行政体制。(2分) 相似之处:消除了旧势力的特权:建立县制打破了分封制下秦国旧贵族的特权;废藩置县结束了日本幕藩体制下藩主的特权。(3分)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废藩置县结束藩国割据局面,实现政令归一,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4分)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私人企业应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国家应控制私人企业的发展;私人企业只是国有经济的补充。(6分) (2)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国家主义,实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对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控制);使民族工业迅猛发展,巩固了民族独立(新生政权),较顺利地渡过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9分) |
解析
第一问是考察改革的内容,材料一是建立县制,材料二的过程是先奉还版籍后颁布诏书废藩置县;第二问是找出相似之处即对旧有地方体制的改革,然后分别答出其改革的意义即可;第三问是要求学生对材料的综合概况能力,分别找出要点,即私人企业应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国家应控制私人企业的发展;私人企业只是国有经济的补充;对凯末尔的“国家主义”要注意到时代背景指出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
举一反三
根据图,只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这一时期日本
A.科技人员大量涌现 | B.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 C.传统文化基本解体 | D.实业教育迅速发展 |
|
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 )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 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A 培养出国人才 B 教育改革 C “求知于世界” D 派使团出访西方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71年底,日本派出了岩仓为首的代表团出访欧美,进行实地考察。……重点研究各国宪法的木户孝永认为,日本人民知识水平低,制订宪法要靠君主英断,他看到德国情况后,认为“现在罕有与普鲁士新政相比者”,“尤当取者,应以普鲁士为第一”。他还十分注意德国皇室贵族的地位和待遇问题,认为“普鲁士宪法最适合渐进主义”。于是日本决定效法德国,建立普鲁士式的立宪政体。同时,对德国自身在工业化过程中向英法等国学习的经验,如政府的干预与大公司的作用等等,日本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决心效仿。后来日本政府在采矿、炼钢和造船等领域建立起一些大型企业,当这些企业建成后,通常又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企业。结果,少数富贵家族即通常所称的财阀,迅速地掌控了国家重要生产领域里的大部分生产。 材料二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近代化的模式,从性质角度分,一般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从动因角度分,大体可分为原发性内生型现代化(简称原发型)和传导性外发型近代化(简称传导型,又称赶超型)两种模式。每一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或策略,所以近代化也是“本土化”的过程。 (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向西方学习、推进近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显著特点?(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不得照抄原文。)(6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从动因角度来看,你认为日本的近代化应该属于什么模式?(2分)在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3分) |
(15分)历史 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8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7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页。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8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7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