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虽然经历了二战后的短暂高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却出现了重大挫折。
请回答:
(1)请以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
(2)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斗争,但到了19 世纪末却肯定一国范围内的合法斗争,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对于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走向失败吗?为什么?
(4)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和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简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其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美走了阶级基础;德、英、法三大理论来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2)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生活水平、整体素质提高;②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改善了工人条件;③工人斗争水平提高,出现了工人政党。
(3)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僵化的产物,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证明。
(4)社会主义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宗
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主完善与法制健全的和谐社会。
解析

第(1)问答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条件。第(2)问答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3)问评价苏联解体。第(4)问以生产力为标准作答。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照各自阶级特征和历史背景来答题才不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出现
举一反三
20世纪末期,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C.稳定的政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
D.第三世界的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曾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主张“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于接近”。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他看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同优点
B.他遵循的是优势互补的原则
C.其结果容易将社会主义融合到资本主义中
D.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遭受重大挫折。它所提供的教训和启示有
①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②加强党的建设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③巩固国家统一要和加强民族团结相结合④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要与防止西方和平演变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就是相互制约的力量不再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多种政治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可能是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在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将是五大力量中心或五极,即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届时,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形成相对稳定的战略结构。
材料2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一是各战略格局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当然,在多极格局形成之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极,但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减少。二是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三是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材料3   多极化作为历史前进方向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继续发展,但多极化的趋势正在遭遇“一极”图谋的阻碍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的、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引自《时政新说》
回答:
(1)依据材料1说明多极化格局与两极格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2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从近期和长远看,多极化格局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199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2   遏制研制核武器和遏制提高核武器质量,结束研制新式先进的核武器,从而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和其他一切核爆炸,是在一切方面实现核裁军和核不扩散的一项有效措施。
材料3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990年3月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回答:
(1)材料1中美国成为“惟一能维持和平力量国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2的规定出自哪一国际条约?何时颁布?据材料3分析颁布的原因。
(3)美国对材料2中条约的态度怎样?原因何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