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朝鲜战争》
材料二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6分)
(2)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

(1)(6分)
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国力衰退,依附于美国;朝鲜内战爆发。
(2)(9分)
变化:由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到不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国际影响力减弱;西欧国家国际地位提高;伊拉克战争严重损害了西欧主要国家的利益。
 
解析

举一反三
(10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 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伊拉克战争


 
材料三  “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回答问题:
(1)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2分)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有何变化?(2分)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美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结合史实,分析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世界经济安全与世界和平
B.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
C.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D.为了消除饥饿、贫穷,保障人民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极力维护封建统治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致***电……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么让它现在就打,而不要过几年以后,……您(指***)肯定地说,在由于朝鲜事件而出现新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将会出现极大的不满情绪,因为国内非常渴望和平。……这个问题只能由中国同志来决定。该致电表明:①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朝鲜 ②中国决意参加朝鲜战争③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台湾而不在朝鲜 ④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在东亚
A.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她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1分)针对该事件,四则材料有哪一方面相似(同)的记录?(1分)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四则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你认为造成观点不同的原因有哪些?(4分)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2分)作
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