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路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理想国》
请回答:
小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3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10分)
答案

小题1:思想: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德治民,取信于民;贵贱有序(或长幼有序、建立规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等。)(3分)
小题1:主张: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或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6分)
相似处:道德与政治结合;主张建立一种和谐、稳定、协调的理想社会。(4分)
解析
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概括和比较能力。
小题1:主要考查学对孔子思想的概括,从三段材料可以概括出孔子的三种政治思想主张。
小题1:首先考查了学生对柏拉图政治主张的概括,但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所以不仅仅是概括,还包括对教材的记忆能力;其次考查了学生对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要求学生能概括出他们的思想相似之处。
举一反三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贵族政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13分)
于丹教授在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 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孔子说:“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戮了”“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 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 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上述材料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分)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 的差使的。自 20 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2) 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为了使它成为“敲门砖”学者们对它又有何发展? (6分)
(3) 自 20 世纪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3分)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 4 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实行人治和法制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仁政和道德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三段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应该是:
A.苏格拉底B.泰勒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