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时,列宁曾热情地称赞“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这里,列宁称赞的是( )
A.维新变法运动浪潮激荡全国B.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气象一新
C.五四运动启导了人民的觉悟D.国共合作推进了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
由题目中“20世纪初,当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判断,列宁这句话是在一战临近的背景下所言,因此称赞的是辛亥革命后社会政治生活活跃的景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53年,克伦咸尔率兵闯入议会,手中挥舞宝剑,怒气冲冲对敢于“犯上“的议员吼道“恶棍们滚开!”此后,克伦威尔在高级军官和伦敦大商人的拥戴下,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无可争辨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问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从共和政体到护国政体的演变说明了什么?(2分)
(2)阅读材料二,《航海条例》的目的是什么?《航海条例》的颁布引发了什么后果?(4分)
(3)为维护英国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克伦威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阅读材料三,“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有相容的地方吗?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C.俄国幅员广大,革命任务更繁重
D.俄国与欧洲各国相比,是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列宁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为“亚洲的觉醒”,其主要是因为(    )
A.运动规模巨大且影响深远
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D.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摘自《列宁全集》第4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列宁在世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是( )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找到了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D.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