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C.遏制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D.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鉴于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可见二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因此选B,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
点评: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缓和社会矛盾、坚持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将继续作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
二战后,西方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福利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成正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材料二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年份
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20
47.9
23.9
1995
19.9
47.2
32.9
2006
11.7
48.9
39.4
(资料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5~1959
4.4
39
56.6
1965~1969
3
37.2
59.8
1980~1984
2.6
32.8
64.6
1999
1.6
24,7
73.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等)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概括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是“基础殷实,决策正确,动力巨大,高新技术”。下列图示中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