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材料二 英国与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材料二 英国与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

材料二 英国与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到 100公里,长却达 2000 公里的狭长地带反复拉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阿拉曼战役与二战中某些著名战役相比,规模和战果并不显赫。然而,衡量一个战役的历史作用,主要应以它对战争的总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而定。地中海南畔的北非、西亚地区合称中东。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与“战争血液”——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和“腰带扣”。英国把它看作仅次于本土的第二个战略重点地区。阿拉曼之战的胜败,不仅关系到大英帝国可能会遭腰斩而解体,计划中的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后东西夹击非洲军的前提能否实施,也关系到北非的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自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于海湾,以致德、日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阿拉曼之战确实是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一仗。所以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德意在北非作战为什么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丘吉尔为什么把阿拉曼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8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北非战场的胜利给欧洲战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案
(1)在北非沙漠地带作战,必须保障后勤补给。(2分)
(2)战略地位重要(连接东西方的咽喉;北非石油丰富,是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关系到美英盟军在北非战场东西两线夹击德意军团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阻断德军会师及德日法西斯的会师。(8分)
(3)北非战场的胜利,使意大利暴露在盟军的攻击之下,有利于盟军从南部进入欧洲,加速了意大利的投降。(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二战期间,英、美、苏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基本没有实现的一项是( )
A.建立联合国    B.苏联对日宣战     C.战后合作    D开辟第二战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拒绝乞降目击记》中记载:“(1945年)8月6日,美国将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日本人调查该市死亡人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余万人,而伤者也大多无法治疗。”这说明(   )
A.美国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B.法西斯国家的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C.原子弹的威力还不够大D.美国投放原子弹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20世纪的故争与和平】
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
中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民主国家若不能联系成更大的机构,郡么他们的结构和习惯使缺乏能够保证人类安全的毅力和信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指是什么?试举一例。(6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六卷被丘吉尔命名为《胜利与悲剧》。一位网友在评价二战时这样说:"故争纪念……更是一种对战争的理性的反思和警醒。"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国际条约或文献,未直接涉及领土问题的是(   )
A.《大西洋宪章》B.《慕尼黑协定》C.《凡尔赛和约》D.《开罗宣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英苏等大国认为法西斯“攻击一方,就是攻击我们全体”。它们最终达成上述共识是在(   )
A.日本全面侵华后B.德国突袭波兰后
C.日本偷袭珍珠港后D.德国进攻苏联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