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①桔槔最迟在战

【题文】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①桔槔最迟在战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古代的灌溉工具。依据所学,桔槔始见于《墨子?备城门》,作“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如下几条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使用桔槔的地区主要是经济比较发达的鲁、卫、郑等国。再结合材料“《庄子》……子贡南游于楚……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分析,①②③均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
举一反三
【题文】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
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
C.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D.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外国学者研究唐代农业生产时引用范成大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范成大的诗激情浪漫,其诗不足以信
B.范成大是唐代田园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详加考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A.种植五谷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