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

【题文】(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 工业革命之初的1800年, 超过10 万人口的城市只有23 个, 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 而到1900年, 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 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由此可见, 在工业革命的100年中, 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 79 %。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 %。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 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年, 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英国和荷兰为70% , 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3分)
答案
【答案】(1)中国古代:①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④海外贸易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
欧洲近代:①工业革命的影响;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每点2分,共4分)
(2)命运不同:中国古代城市衰落,西方城市化进程加速。(5分)
原因:①中国君主专制加强,欧洲民主政治确立;②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③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欧洲重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每点2分,共8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答案就在材料中那个.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中”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可知,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根据材料中 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可知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根据材料中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可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关。欧洲近代:根据在工业革命的100年中, 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 79 %。可知与工业革命发展有关; 根据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可知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有关.
(2)最终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可知中国城市命运中国古代城市衰落;根据材料二中“1946年, 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英国和荷兰为70% , 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可知西方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所学,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和外交各方面分析: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加强,欧洲民主政治确立;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欧洲重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外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发展情况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
举一反三
【题文】(12分)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图片进行解读。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张骞带着大量西方国家渴望中国货物的商品信息,于公元前115年回抵长安。“后岁余,其(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王朝为维护东西通道的安全,“于是自敦煌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和《汉书·西域传》
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意在美国等国家从阿富汗撤出后,由美国主导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2013年9月)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摘自李长久《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美“丝绸之路”的倡议与建设。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人说“七世纪(中国)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贩运这些物品的主要是
A.基督徒B.佛教徒
C.遣唐使D.粟特人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李攸《李朝事实录》云:“……益州……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之营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每岁丝蚕米麦将熟时,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交子的印刷及管理比较规范B.钞币的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
C.商品经济发达带来钞币的产生D.地方豪商协商并由官府印制钞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从图中提取关于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历史信息各一项,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