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是(    )A.“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题文】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是(    )A.“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是(    )
A.“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
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答案
【答案】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B选项有“厚本抑末”,C选项有“本业为贵”,D选项有“天下本务”,都明显有重农抑商的意思.
A选项说的是另一项政策,就是闭关锁国,“寸板不得入海”的初衷是为了防范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而不是抑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抑商政策
举一反三
【题文】(10分)阅读下列三则反映唐宋商业经济状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材料二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三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四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6分)
(2)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唐宋政府仍然坚持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汉书·食货志》认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其反映的主要经济思想是
A.民为邦本B.休养生息C.农商并重D.重农抑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镇压或招抚,其最终目的都是化“贼”为“民”。这表明当时朝廷
A.力图保护小农经济B.增加户口以保证赋役征派
C.意在加强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已呈现弱化趋势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4分)经济布局的变化是考察历史变迁的一条大脉络。
材料一     唐中叶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速,中国的大的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南北差距,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南方优于北方。近代以后,自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这种巨变,是近代生产力性质不同于古代生产力,地理环境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的反映。
——据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古代到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格局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 (4分)
材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和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负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8分)
材料三     资产阶级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的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结合工业革命的历史,从国际劳动分工的角度阐述你对《共产党宣言》这一论述的理解。(10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