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

【题文】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C.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与简单迁移的能力,难度适中。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政令,并不参与决策;具有简速密专的特点;“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的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这直接说明了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的办事效率必须很高,即B项;A项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无决策权;D项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举一反三
【题文】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
①取代了相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强化了君权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B.③C.①②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20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4分)图示二中“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材料二:  1933年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6分)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中国古代政体的根本不同。(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