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五、“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 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三、“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四、“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五、“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三项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答案
【答案】
评分标准及示例:
必须是在解读材料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并能予以说明,罗列无关史实无效。每条信息及说明4分。另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信息:三场考试只有一场考四书五经(科举考试内容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说明:清末面临历史大变局,高唱礼义廉耻无法救国,需要选拔更多实用人才。
示例二:信息:重视考查史论。说明:治国必须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如史论第一篇就是针对清末中央集权削弱的现状。
示例三:信息: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说明:清末中国已融入世界,必须学习各国先进经验,才能维系政权。
示例四:信息:关注改革。说明:当时清政府正推行新政,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改革变法的经验。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重视考查史论;重视考查世界各国治国策略;三场考试只有一场考四书五经;关注改革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的三项信息进行阐释说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清末的科举制
举一反三
【题文】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代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明代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提取两幅图中两项关于汉代和明代都城平面布局制度的特点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上军机处的设置过程,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①《雍正朝实录》                    ②《清史稿·圣祖(康熙)本纪》
③《清史稿·职官志》                ④《东京梦华录》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简述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列举明朝和清初的民族英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