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题型:0115 月考题难度:来源: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种群达到K值后,增长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K值之后
C.对于害虫的防治应在K/2之后进行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
A
举一反三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研究了下图,该图表示了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曲线1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②曲线2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③曲线1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④曲线2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研究两种植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某研究所2001年起在两个鱼养殖两种植食性鱼类甲和乙(以水草和浮游植物为食),并按照每1000m投放16条放入了鱼苗。两个鱼塘相邻,大小相同,其中原有少量野生的植食性(仅食水草)和肉食性鱼类。数据统计如下:

(1)调查甲、乙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投放鱼苗后,两个鱼塘中原有的野生鱼类的数量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结果为养殖业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如每年的捕捞量。甲种鱼的年捕捞量大约为___条/1000m。
(4)研究人员又研究了混合放养的情况,他们按两种鱼各50条/1000m的标准进行投放,连续统计了种群密度如下:

①.混合放养后,两个种群的K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原因主要与两个种群的__________有关。
②.此状态下,乙种鱼的年捕捞量应为__________。
③.混合放养比单独放养相比,产量___________(提高、降低、基本不变)。
(5)影响甲、乙两种鱼种群密度的因素,除了题中提到的外,还受多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一个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1)该自动调控图模型为____________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的基础。
(2)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增大环境阻力是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最有效方法。请据此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科研人员将6个培养瓶(培养液中含某种单细胞绿藻)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的6个不同深度:0m(水面)、2m、4m、6m、8m、10m。培养瓶中绿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mL水,一周后,各培养瓶中的绿藻细胞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请根据图示,描述该曲线显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m,则绿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个/mL水。
(3)当水深到_______m时,绿藻细胞总数不会增多。假如绿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绿藻活细胞的数量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导致各样本中绿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该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藻细胞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