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DIS实验系统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右图是将小车在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得出的s-t图象,纵坐标的单位是cm,横坐标的单位是s.在图中记录

某实验小组用DIS实验系统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右图是将小车在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得出的s-t图象,纵坐标的单位是cm,横坐标的单位是s.在图中记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实验小组用DIS实验系统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右图是将小车在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得出的s-t图象,纵坐标的单位是cm,横坐标的单位是s.在图中记录的运动过程中,速度为零的时刻是______(读到小数点后1位).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的加速度a1与BC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是:a1______a2(选填“>”、“=”或“<”).魔方格
答案
小车在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得出的s-t图象,
在s-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速度为零的时刻即该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的位置是B位置,即时刻是1.8s.
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和BC段的位移大小相等,
小车在斜面向上是匀减速到零,向下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
根据x=
1
2
at2
AB段的时间小于BC段的时间,所以AB段的加速度a1与BC段的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是:a1>a2
故答案:1.8s,a1>a
举一反三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魔方格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若上述测量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题型:石景山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组别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计数点序号(按打点顺序计数)是1、2、3、4…,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小车做______(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从刻度尺中可以得到SAB=______cm、SCD=______cm,由这两个数据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m/s.

魔方格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F=______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魔方格

(1)OD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其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