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答案
 △S=364-168=196>180(m)
解析
【错解分析】错解:设汽车A制动后40s的位移为s1,货车B在这段时

  S2= v2t = 6×40=240(m)
  两车位移差为400-240=160(m)
  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m>160m
  所以两车不相撞。
  这是典型的追击问题。关键是要弄清不相撞的条件。汽车A与货车B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和初始时刻两车距离关系是判断两车能否相撞的依据。当两车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大于初始时刻的距离时,两车相撞;小于、等于时,则不相撞。而错解中的判据条件错误导致错解。
  【正确解答】如图1-8汽车A以v0=20m/s的初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0s停下来。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出a=-0.5m/s2当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是A车逼近B车距离最多的时刻,这时若能超过B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
  
  
  △S=364-168=196>180(m)
  所以两车相撞。
  【小结】分析追击问题应把两物体的位置关系图画好。如图1—8,通过此图理解物理情景。本题也可以借图像帮助理解图1-9中。阴影区是A车比B车多通过的最多距离,这段距离若能大于两车初始时刻的距离则两车必相撞。小于、等于则不相撞。从图中也可以看出A车速度成为零时,不是A车比B车多走距离最多的时刻,因此不能作为临界条件分析。
  
举一反三
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p、密度ρ和无单位的数值k表示.试根据上面所述的情况,判断下列声音在所研究的气体中速度v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v=kB.v=kC.v=kD.v=k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辆儿童玩具车沿直线运动,第1 s内位移为0.2 m,在前3 s内位移为0.6 m.在接着的6 s内位移为1.2 m,则(   )
A.该玩具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该玩具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该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速度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
D.若该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速度大小与位移大小和运动时间均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正以v="30" m/s的速度运动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 min,接一个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a1="-0.6" 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 min后以a2="1.0" m/s2匀加速启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试问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长时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装置.图中带有信号发射器的物块只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组成运动传感器.


(1)图乙所示为实验测得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m/s2.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g取10 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3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1s/3而与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小题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时多大?
小题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小题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