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6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           _________ mm。

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6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           _________ m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6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           _________ mm。
答案
  8.854
解析

试题分析:测量时,以可动刻度的边缘为准,读出固定刻度上下刻线总条数n(半毫米的整数倍n),再以固定刻度上下刻线的分界线(中心线)为准,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刻线条数k(包括估读数).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l的普遍表达式为l=(0.5n+0.01k)mm.所以本题读作8.854mm
点评:容易题。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还可以用以下方法:从固定刻度上直接读数,整毫米数(在半毫米刻线已露出时,还要加上半毫米).再从可动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二者相加即为结果.
举一反三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x-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 =0.1s.

(1)计算运动物体在E、F点的瞬时速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各个点
B
C
D
E
F
v/ m•s-1
0.165
0.214
0.263
    
 
 (2)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3)由图线得到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
第一次
I
0.23044
0.347
第二次

0.17464
0.344
第三次

0.11662
0.343
第四次

0.05850
0.342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给出了下列器材中,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所缺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多余的器材有            (填序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小车加速度的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B.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处理数据作v-t图时,所描直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D.打点计时器是计时仪器,每0.1S打一个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 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 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如表中所示:

(1)将表中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2)由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